IDC此前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数据量为33ZB,而在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这其中有80%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宏观的数据趋势令人惊叹,存储厂商的反应更真实。这从青云科技(qingcloud.com)存储QingStor的产品线调整,也可见一斑。
青云在成立之初主要提供公有云服务,在存储方面,主打的就是云上的对象存储。伴随 2014 年进军私有云市场,青云同步布局本地存储。
青云在2017年推出了QingStor NeonSAN块存储,2018年,青云又推出了文件存储。至此,三大存储类型一应俱全,青云凭借QingStor产品线成为了企业级存储市场的专业玩家。
2022年,青云将对象存储和文件存储两大产品线在产品层面上进行了一次融合,推出了一个叫QingStor U10000的非结构化存储产品,光是看见这样的名字就知道,它“很能存”!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这种调整似乎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不仅能降低产品选型的难度,还能降低IT架构管理的复杂度。
如果企业想选购用于数据库、虚拟化场景的存储,对于性能有很高要求,那就选QingStor NeonSAN 块存储。NeonSAN的I/O时延可以控制在50微秒左右,3台NeonSAN的节点能稳定输出100 万的 IOPS,QingStor NeonSAN支撑多家金融企业稳定运行Oracle RAC集群。
除此之外的存储需求,包括影像数据、音视频数据、数据湖、大数据、物联网等场景都可以由U10000来满足。
U10000并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得益于坚持自研的策略,青云将对象存储和文件存储在产品层次上深度融合后,开发出了一些新特性,特别是多协议无损互通这一特性。有了它,U10000可以更好地满足一些新兴场景的需求。
比如,QingStor U10000同时提供对象存储(S3)、文件存储(NFS/SMB)、大数据(HDFS)存储接口,与一些方案不同的是,U10000能在不同协议之间实现数据无损访问互通,而大部分存储产品不支持这一点。
多协议无损互通指的是,不需要通过格式转化就能让对象存储存进来的数据,通过文件存储方式来访问,或者文件存储存进来的数据可以通过对象存储来访问。存储和读取数据之间不需要经过格式转化,这样就避免了性能和语义的损失。
除此之外,多协议无损互通还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一份数据在一个业务场景下可能需要多次利用,如果没有协议互通的话,就需要多次Copy数据。比如,在A业务空间处理完后,再拷贝到B存储空间,用另一种存储协议来访问,不仅需要进行数据迁移,还会额外占用存储空间。这种一份数据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处理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自动驾驶、基因测序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