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omain

出现背景 三层应用架构:数据 - 应用 (业务逻辑层)- 展现,通常是以数据位为起点进行数据库分析设计,服务层过重,数据模型失血,没东西 面条式编程或者面向数

出现背景

三层应用架构:数据 - 应用 (业务逻辑层)- 展现,通常是以数据位为起点进行数据库分析设计,服务层过重,数据模型失血,没东西.

  1. 面条式编程或者面向数据库编程,服务层围绕数据库作业完成业务逻辑,经常一条线撸到底;

  2. 代码一整块一整块的过重,很难扩展复用;

  3. 数据库模型只是数据库映射,没有相关的行为支撑,行为都被上一层 Service 给完成等了,因此是失血的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是对业务模型的抽象,DDD革命性在于:

领域模型准确反映了业务语言,传统数据对象除了简单setter/getter方法外,没有任何业务方法,即失血模型

而DDD领域采用充血模型(业务方法定义在实体对象中,例如:生成订单时,判断商品不能为空)

分层

  • 接口层
    • 对外提供能力/接口,HTTP接口,RPC接口等
  • 应用层
    • 接口与核心之间的层次,主要是将核心对象封装、组合成完整的业务流程,为接口提供服务
  • 领域层/核心层
    • 将核心业务逻辑拆分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各个子模块。 子模块和具体业务流程无关或关联性不大,封装了核心的知识,并对外提供抽象接口。
  • 基础设施层/防腐层/ACL
    • 服务对外依赖,包括数据库、消息队列等

三层架构到四层架构之间的演进

image

图源-DDD分层架构浅析-架构狂人

  • 三层架构向DDD分层架构演进,主要发生在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 DDD分层架构在用户接口层引入了DTO,给前端提供了更多的可使用数据和更高的展示灵活性。

    • DDD分层架构对三层架构的业务逻辑层进行了更清晰的划分,改善了三层架构核心业务逻辑混乱,代码改动相互影响大的情况。

    • DDD分层架构将业务逻辑层的服务拆分到了应用层和领域层。应用层快速响应前端的变化,领域层实现领域模型的能力。

  •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在数据访问层基础层之间。

    三层架构数据访问采用DAO方式;

    DDD分层架构的数据库等基础资源访问,采用了仓储(Repository)设计模式,通过依赖倒置实现各层对基础资源的解耦。

    仓储又分为两部分:仓储接口和仓储实现。

    仓储接口放在领域层中,仓储实现放在基础层。原来三层架构通用的第三方工具包、驱动、Common、Utility、Config等通用的公共的资源类统一放到了基础层。

传统三层架构DDD分层架构的演进,体现的正是领域驱动设计思想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