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需要的书籍: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四版)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第二版)
系统架构设计师 2009至2016年试题分析与解答
2018年8月2日12:43:05
笔记:
2018年8月3日08:45:35
信息系统基础
一、课程内容摘要
1.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工程、数据分别的概念,及之间的关系)
2.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信息资源管理
5.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
2018年8月3日20:05:24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信息
1.不确定性的减少(因为了解的信息增加了,所以对事情就增加了了解,减少了对事情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
计算机确定了信息量的单位:bit。
bit的两个概念
1) 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是由英文BIT音译而来。二进制数的一位所包含的信息就是一比特,如二进制数0101就是4比特。
2)二进制数字中的位,信息量的度量单位,为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数字化音响中用电脉冲表达音频信号,“1”代表有脉冲,“0”代表脉冲间隔。如果波形上每个点的信息用四位一组的代码表示,则称4比特,比特数越高,表达模拟信号就越精确,对音频信号信号还原能力越强。
2.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属于负数的熵,熵是无序的 )
表达式:
xi举个例子:x:表示天气,其中天气可能是阴天,可能是晴天,可能下雨,可能下雪。其中i,可以是1:阴天,2:晴天,3:下雨,4:下雪。
其中x1就表示阴天天气,x2表示晴天天气,x3表示下雨天气,x4表示下雪天气。
xi就表示:n个状态下的第i种状态;
P(xi)表示第i种状态发生的概率。
H(x):用于消除其中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信息论的 提出蜇: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提出的该概念。
图片截自百度百科:
3.信息的基本特征:
- 客观性
- 普遍性
- 无限性
- 动态性
- 依附性
- 变换性
- 传递性
- 层次性
- 系统性
- 转化性
- 及时性(对于一些日常的信息来说,最重要的是及时性)
- 安全性(对于一些金融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性)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信息系统
1.系统是指由多个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执行特定的功能以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
2.信息系统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利用信息系统解决管理问题。
学习要可以解决企业中的问题。
管理模型:系统服务对象,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处理信息的结构和方法。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工程
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来指导信息系统检测与管理的一门工程基础学科
信息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
信息系统工程具有的特点:
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
2.技术运用上的综合性
3.工程管理上的科学性
信息系统从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过程,这整个周期称谓信息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
上面流程:从开发请求---。。。。---系统评价,可以分为5个阶段:
- 系统规划(从开发请求、初步调查、可行研究<经济可行性>、审批,作用:指明信息系统在公司中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及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完整的一个系统规划,应当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总体架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实施计划,技术规范等等)
可行研究:系统检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产生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后,进入第二个阶段。
- 系统分析(目标:为系统设计阶段,提供一个系统逻辑模型,审查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主要任务: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等进行详细调查,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 系统设计(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为开发人员提供详细的说明方案,产出:设计说明书)
- 系统实施(编程调试,系统转换)
- 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维护,系统评价,软件是否达到了预计的目标,是否产生了预计阶段的经济收益)
信息系统工程总体规划-战略规划
根据(ISSP)战略规划方法所发展的阶段,划分三个阶段:
http://www.docin.com/p-1509654470.html 第13页
- 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
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
比较关注数据处理,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工具:UC矩阵 C/U 老师解释的是:C是Create 创建;U是Use 使用。关心数据时哪个部门创建的,由哪个部门使用。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是IB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旨在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以满足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它较早运用面向过程的管理思想,是现阶段影响最广的方法。
详细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bf5619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9.html
2.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关键成功因素:根据企业分析关键因素。
3.战略集合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把企业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就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这里感觉快乐的大西瓜先生的博客,总结特别好,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fd6fa70101ika1.html
把以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称为CSB方法,即先用CSF确定企业目标,再使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其转换为信息系统目标,最后使用BSP方法校对两个目标并确定信息系统结构。
- 以企业内部MIS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
1.战略数据规划法(SDP)
其中:詹姆斯-马丁的战略数据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定企业的主题数据库。
主体数据库的特点:面向整个企业的数据,主体数据库可能会包含:产品、客户、员工等。
跟企业系统规划法有点相似:数据规划的步骤,都需要先,建立企业模型
主题数据库的数据需要统一一次录入。
跟数据类概念很类似,他也区分了四类数据环境:
(1)文件
(2)应用数据库
(3)主题数据库(特点:需要详尽的数据分析和模式化,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如果管理不善,容易退化成第二类环境,甚至退化成第一类环境)
(4)信息检索系统(该类环境包含: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而设计。特点:比传统数据库更灵活,并能动态地进行变化。通常跟:主题数据库环境共存。)
2.信息工程法(IE)
也是詹姆斯-马丁提出的战略规划,重点是:功能方面,是将企业系统规划法和战略数据规划法统一结合,第一次提出了:以工程方法的建设信息系统,自上而下的设计。
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4个实施阶段:
1>.信息战略规划阶段
2>.业务领域分析阶段
3>.系统设计阶段
4>.系统构建阶段
四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任务性质,可规划为:信息战略规划、业务领域分析、业务系统设计、基础系统设计、系统构建、系统转换、系统运行 等7种。
3.战略栈格法(SG),会创建一个2*2的矩阵。是战略栅格,标出影响企业现有或将来的信息系统组成的特征。工厂、战略、转变、辅助型的。需要细致的计划,尤其是人力和运营
- 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
- 价值链分析法(VCA),把企业作为一系列输入和输出的活动,每个活动都可能产生增值行为。增加企业的经济地位。分析增值链条,优化企业的工作群体。
- 战略一致性模型(SAM:战略对应模型),类似:战略栅格法。信息系统战略都要服从于企业战略。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战略转换为信息系统战略,通过信息系统战略实现,来完成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需要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的支持;企业信息系统战略要跟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
该模型: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关系划分为内外两大关系:
外部的:企业经营战略、信息系统战略
内部的:组织与业务流程战略、开辟基础架构
感觉这个ppt文档,整理的特别不错:https://wenku.baidu.com/view/4325f522af1ffc4ffe47ac62.html?from=search
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规划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较多的:SDP(战略数据规划法)和IE(信息工程法)
等到第三层,价值链分析法、战略一致性模型,涉及的管理层面比较多,可操作的比较差,主要的是概念描述比较多,没有具体工具的支持。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要求掌握:1.电子政务的模型;2.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
电子政务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1.政府办公自动化(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使用)
2.政务信息查询3.公共政务办公(2、3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使用)
业务特点不同,可以划分为:
二、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 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 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
- 政府流程重组远未到位
- 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还较低
- 政府公务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 电子政务立法滞后
- 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三、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标准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一、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
企业资源,可以归纳为:1.物流2.资金流3.信息流4.人力资源管理
ERP分三个方面讲:
- 管理思想
ERP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
MRP系统的产生:制造业,当时考虑企业的库存物料管理。
此时: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都各自简历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各个系统都相互独立、彼此缺乏管理,形成了信息孤岛,并没有发挥IT的功能和作用,造成了企业管理环节、和管理部门的重复和不协调。
MRPⅡ应运而生,围绕着“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中心目标,将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集中整理。
ERP属于MRPⅡ的一个扩展,第一,管理核心从上述转移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增值”
第二,从制造业也扩展到了其他行业和企业;第三,在功能和业务集成性上,商业智能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务处理系统变成了真正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 软件产品
随着应用的深入,作为ERP的载体--软件产品,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初,ERP就是一个软件开发项目,特点:费用高,耗时长,而且项目可控性差。出现了所谓ERP成功率低的结果。
后来,经过发展,ERP产品发展成模块化,大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但由于是产品导向,出现削足适履的现象,所以ERP的成功率还不算高。
现在,ERP产品则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大多数ERP产品供应商在模块化的基础删,把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进行集成,实现软件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个性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 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