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掌舵,全球首个100%清洁能源之城将落地沙特

北京时间8月20日晚间消息(蒋均牧)沙特阿拉伯的红海项目(Red Sea Project)因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储能微电网而成为头条新闻。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拥有

北京时间8月20日晚间消息(蒋均牧)沙特阿拉伯的红海项目(Red Sea Project)因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储能微电网而成为头条新闻。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拥有一个400MW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和一个1.3GWh的储能系统,将彻底改变酒店业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

全球科技巨头华为是这一开创性项目的掌舵人。红海项目由红海全球(Red Sea Global)牵头,旨在为塔布克省西南部沿海的一个主要旅游目的地提供电力。

项目占地2.8万平方公里,将重新定义清洁能源和可持续旅游的未来。

在与《海湾商业(Gulf Business)》的互动中,华为数字能源中东和中亚地区总裁Alex Xing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他谈到:“该目的地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清洁能源的目的地,华为很荣幸参与这个项目,并通过技术创新帮助沙特阿拉伯建立一个更绿色、更美好的未来。”

可持续旅游的大胆愿景

红海项目旨在将该地区转变为可持续旅游业的“灯塔”。项目计划在2030年底前完成,设想创建“红海新城”,在22个岛屿和6个内陆位置拥有50家酒店、8000间客房和1000多套住宅物业。这座城市预计每年将接待多达100万游客,所有游客都将受益于离网清洁能源。

这一愿景的核心是华为的FusionSolar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ESS),该方案将使红海项目能够独立满足其电力需求。微电网解决方案解决了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保证了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微电网对电力行业来说并不新鲜。然而,红海微电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只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且完全与任何外部电网断开连接。” Xing说。

“作为数字技术的先驱,华为是少数提供最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通过虚拟同步机形成和稳定电网。这种深入的行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使华为能够接受交付如此雄心勃勃的项目的挑战。”

华为参与红海项目凸显了其对可持续发展、技术专长和合作的承诺:“红海项目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来证明这一承诺,并展示我们行业领先的创新和技术。”

“这是可持续城市的蓝图。通过我们与红海全球的合作,华为正在引领一个更绿色的未来。”

扩大全球影响

除了红海项目,华为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几个主要的太阳能开发项目,巩固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些举措涵盖了公用事业规模的电厂、商业和工业(C&I)场景以及住宅应用。

在迪拜,华为最近帮助迪拜全球港口集团建立了一个25.8MW的分布式项目。在中国,该公司与华润电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青海电科院合作,试点了全球首个构网型电池储能系统(BESS)。

与此同时,华为在泰国玛希隆大学建造了亚太地区最大的单站C&I光伏和ESS电厂,包括一个12MW的光伏系统和一个600kWh的ESS。

“华为的智能组串式和构网型ESS解决方案显著提高了电网整合可再生能源的能力。”Xing解释说,“这可以有助于应对在公用事业规模的电厂中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纳入电网所带来的挑战。”

这些项目凸显了华为的全球影响力,及其致力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他说:“我们还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新的ICT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智能发电厂的故障诊断过程来改善运营和维护。”

引领低碳未来

华为的可再生能源业务正迅速成为全球向低碳未来转型的关键角色。通过集成比特、瓦特、热和储能(4T)技术,华为正在为电力系统、电动汽车和数字产业开发新能源基础设施。

截至2023年底,华为数字能源已帮助客户生产9979亿kWh的绿色电力,节约电力461亿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5亿吨——这相当于种植6.8亿棵树。

今年早些时候,华为在鹿特丹第26届世界能源大会上推出了创新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IDS)。IDS是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旨在解决电力行业最紧迫的挑战,包括高线损、不可靠的服务以及管理新能源负载的负担。

Xing表示,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我们在智能光伏和液冷超快充电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实现了526亿元(约合74.2亿美元)的盈利,同比增长3.5%。”

根据Wood Mackenzie的数据,华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由其在2022年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供应商的地位所证明,市场份额为29%。该公司2022年的出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83%,突显出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随着世界越来越多地转向数字能源,华为将自己定位在这一转型的最前沿。Xing总结道:“全球各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正在推动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强大的能源基础设施,为脱碳、电气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供动力。”